“四下基层”关键要“下”得去

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辽宁将学习推广“四下基层”作为重要抓手,推动全省广大党员干部眼睛向下看、脚步向下走、重心向下移,沉到一线听民意、摸实情,扑下身子解难题、促发展,推动第二批主题教育扎实有效开展。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一项优良传统,更是解决问题的常用办法。作为党员干部,经常调查研究是促进自己“接地气”,增进自己才干的重要方式,做到“四下基层”,才能在下的过程中净化思想作风,为群众办好实事,真正让主题教育成效显现。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关键要“下”得去,而不是停留在纸面上、会议中。

人要常下沉。下基层不是完成任务,更不能成为稀少动作,必须作为一种工作常态,经常下、经常走,经常问,才能真正成为熟悉基层的人。现实生活中,有的干部仅限于工作安排,为了完成任务,每年下基层次数屈指可数,与群众十分生疏,也不能帮解决解决问题,并不能令群众满意。不管用事无事,要经常去看看,走进群众多听听,与群众打成堆,成群众熟悉的人。

心要为下想。有的干部把下基层当在“苦差事”,即便人到了基层,心却不在基层,仅限于“打卡留痕”,简单做个样子。人到心不到,心思不在群众身上,这样的干部非但干不好事情,也可能因高高在上、不接地气等官僚作风,引来群众反感。要心系基层群众,多问问他们需要什么,多看看他们还差什么,多听听他们的心声,切实把群众当成亲人,急群众之所急,忧群众之所忧,解群众之所困,真心实意替群众排忧解难。

事要为下做。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把为群众办事、替群众解难,作为推进一些工作的总方向,尤其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少计较自己的得失,少考虑个人的辛苦,多想着群众的利益,努力办好群众的事。要主动到一线收集群众意愿,尽全力解决好群众身边的问题,同时要多将办公场所移到基层,到群众家门口办理,真正给群众带来便利,用不断改进的服务质量,赢得群众的掌声。

基层是我们党的根基,也是力量的源泉,只有千方百计服务好基层,我们党才充满力量,才能更好地发展。为此,要践行好“四下基层”,在下的过程中,以实效来说话。

作者:王学芳

相关阅读

强化司法保障,助力乡村振兴

  • 百家
  • 2022-02-24
  • 45356

春光无限好,正是耕耘时。随着春日来临,中央一号文件也正式吹响了2022年“三农”工作的号角,与此...

铁路12306服务旅客出行更贴心

  • 百家
  • 2023-08-31
  • 21617

自8月22日起,铁路部门进一步优化完善12306旅客信息服务功能,提供覆盖购票、乘车、退票改签、停...

学习艰苦朴素党史,厉行勤俭节约作风

  • 百家
  • 2021-02-25
  • 5601

1935年,方志敏在狱中写下《清贫》一文,他在结尾处这样写道:“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

“口罩”折射出的大国风度

  • 百家
  • 2020-04-29
  • 34036

一场的疫情给世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灾难。据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实时数据显示,截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