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燕:为钱着魔的“病官”要尽早治
- 2017-10-09 12:08
- 视点中国网
- 海燕
对于领导干部来说,健康的兴趣爱好,涵养身心,充实人生,乃人之常情,本无可厚非。但有些领导干部把爱好作为敛财的幌子,让行贿者有机可乘,最终葬送了自己的美好前程。赖昌星有句口头禅:“不怕领导讲原则,就怕领导没爱好”。但往往就是因为这些“爱好”,让领导干部“栽”了跟头。(9月27日央视网)
俗话说得好: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虽说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人活在世上,衣食起居皆要用钱,没有钱就会处处“碰壁”,举步维艰。但作为干部来讲,爱钱到了着魔的地步,沉溺于欣赏钱、数钱的自娱自乐中,就容易成为金钱的奴隶,迟早会被“拉下水”,走上贪腐之路。
个别贪官爱钱的程度,不仅令人震惊,更显得滑稽可笑。苏州吴县市渔政管理站阳澄湖分站原站长李永元,平日里最大的乐趣就是没事翻存折,看着阿拉伯数字不断递增心情愉悦;辽宁省清原县原副县长李树森自称在家数钱的滋味最过瘾;云南省易门县建设局原某科长,一天不进“外快”就失眠,吃安眠药也没用。
尽管很多官员贪钱并非自己缺钱,也不是为了花钱而贪,他们嗜钱为命,无非是想体会捞钱的感觉,享受数钱的快感,以及翻看存折的乐趣,填补自己的空虚内心,到头来,必定是黄粱一梦,一切皆为空!
表面上看,这些贪官滋生了错误的爱好,最终葬送自己的前程。实质上,却是党性修养出了问题,理想信念滑坡所致。因为淡化了为民服务的宗旨,个人利益至上,令奢靡享乐思想占据了上风,所以才会滋生爱“钱”的病态,大肆贪腐,无视党纪国法的“高压线”。
前车之覆,后车之鉴。滋生了不良兴趣爱好,往往都容易被他人利用,成为“围猎”对象,也可能主动跌入贪腐的“泥潭”,但殊途同归,几乎都不能善终。只有培养积极健康的兴趣爱好,与金钱划清界限,不把爱好作为敛财的借口,才能行稳致远,平平安安。
爱好可以有,但千万要健康。爱钱本无错,但不能违法乱纪,必须通过正当劳动所得,不能搞权力寻租、利益输送,随意触碰党纪“红线”。这样的钱,挣得再多,也是赃款,必将成为呈堂证供。与其为了满足自己的爱钱嗜好,而欠下巨大的成本账,弄得家破人散,不如培养清爽的爱好,清清白白为官,走好人生的每一步。唯有如此,才不会因“爱好”而栽跟头。
面对为钱着魔的“病官”,要坚持治病救人的初衷,早发现、早治疗,防治小问题变大,而无法收手、无法回头。监督执纪抓早抓小,才能保护好干部,严防他们患上爱钱的“疾病”。(作者: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