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聘任制公务员的高投入需高回报
- 2017-11-17 08:56
- 视点中国网
- 云霞
11月8日山西省人社厅公布,经国家公务员局批准,该省决定面向全国,为山西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山西省大数据产业办公室,公开招聘聘任制公务员2名,年薪30到40万元。这是山西省首次试水聘任制公务员。(11月10日《太原晚报》)
高薪聘任公务员,几年前就有地方“试水”,至于效果怎样,后续跟踪报道很少,让公众不得而知。尽管如此,山西省以年薪30到40万标准招人,还是引起了一阵涟漪,数倍于普通公务员的经济待遇,怎能不让人眼馋,但公众最担心的是:既然是高薪,就要“物有所值”。
一分耕耘,一份收获。要让少数聘任制公务员把体制内干事创业氛围“激活”,发挥出“鲶鱼效应”,就得有过人之处,用工作业绩说话,让其他公务员信服,让单位感到高薪付出“划算”!毕竟,这些拿出来招聘的岗位,都是些普通公务员能胜任的专技岗位,需要有丰富的工作经验、精深的专业知识,行业的中高端人才方能胜任。
但是,招聘程序再严格,岗位要求再专业,考试测评再全面,也只是一道“入门关”,后续的管理、考核才是关键。
岗位条件要严苛。既然是花高薪聘任的公务员,就不能放在普通的岗位上,白白浪费人才。就拿山西省这次招录的岗位来看,属于省大数据产业办公室高级主管,这一领域属于新兴领域,高级人才十分稀缺,不下“血本”引不来“凤凰”,出高薪也实属无奈之举。
日常问效要及时。聘任的公务员,绝不能满足于维持一种相对稳定的工作状态,而是要努力奋进,大胆创新,不断开创新的工作佳绩,成为一个系统内的“鲶鱼”,能够带动其他公务员努力干事创业,营造积极向上的干事创业氛围。对他们的日常管理不能一笔带过,到了年终进行简单的个人自评、单位测评,然后得出一个“合格”结论,就草草完事。而是要加强平时的绩效考评,让这些聘任的“千里马”,发挥出最大的效益,对得起每月数万元的高薪。
年终考核要动真。虽然签订了聘任合同,首聘期通常为3年,但绝不能异化为“终身制”,只要不犯错、不违规违纪,就能高枕无忧保住这个“饭碗”。对这些聘任人员的考核,一定要注重工作实绩,看是否有特殊贡献,是否干出了普通公务员不能干出的成果,而不能满足于“勉强”“差不多”。如果工作成绩不优秀,就是对高薪支出的浪费,还会打击其他公务员的积极性,产生不平衡感。(本网特约通讯员 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