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打破顾虑让“能下”变通途

山东省委书记、山东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家义16日表示,一个好的政治生态是保证地方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基本。山东坚持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坚持不换思想就换人,不担当就挪位,不负责就问责,不作为就撤职。(7月16日中国新闻网)

不可否认,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地这些年,政治生态环境已经有了良好改善,尤其是贪污腐败人员少了,干事创业劲头足了,为民办事主动了,工作人员脸色好看了,一点一滴印证作风建设取得的显著成效。但是,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不良作风的滋生“土壤”一时半会难以清除,有的党员干部思想还不能及时转变,抱着侥幸心理的依然大有人在,不担当、不负责、不作为成为新时代干事创业的“拦路虎”。

干部不担当,很多工作就会像“皮球”一样被踢来踢去,长期悬浮“空转”;干部不负责,就容易出错给群众带来损失,影响获得感;干部不作为,工作无人过问,事业无人推进,任务无人完成,就会带来一系列“副作用”。既然不担当、不负责、不作为有这么多危害,个别干部为何还要一意孤行、明知故犯?

说到底,还是侥幸心理作怪。在有的干部看来,工作干得越多,自己就越累,而且还可能“费力不讨好”,犯了错被批评问责,难免会产生“为了不出错,宁愿不做事”思想,遇到问题绕道走,碰到工作往外推,实在推不掉了自己才接手。而且,有的干部产生敷衍应付心理,平时不努力干,在迎检时做做样子,投机取巧蒙混过关,事实上有人确实这样过了关。再加上,这种“大事不犯”的消极工作行为,既不好界定,产生的危害也不明显,容易被轻描淡写、大而化之,即便抓住典型,问责板子往往也是“高高举起,轻轻放下”,不能形成震慑,令人心中不怕。

如果任由不担当、不负责、不作为干部占着位子混日子,是对其他主动干事者、奋进者、攻坚者的不公平,如果干好干坏一个样,干与不干没区别,谁还愿意继续当实干家?无论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还是为主动作为者担当,都应该对不能为、不愿为干部“动刀子”,使他们让位子,留给有能力者居之、实干者占之。(文/云霞)

相关阅读

让“怕落后”成为干事顾虑

  • 百家
  • 2023-09-23
  • 42057

推动高质量发展,领导干部敢担当、善作为是关键。近年来,广西认真践行新时代好干部标准,坚持把领...

谈心谈话需打通“心理顾虑”

  • 百家
  • 2023-06-10
  • 45980

“把心里话说出来,舒坦!”近日,在新疆昌吉州党委组织部开展的年轻干部座谈会上,“90后”乡镇干部...

强作为担当实现各级干部能上能下

  • 百家
  • 2022-09-22
  • 34800

把握政策要求、严格日常监管,实施常态考评,精准到位责任。现目前,百年变局加速演进,改革发展稳定...

让领导干部“能下”成为常态

  • 百家
  • 2022-09-20
  • 11916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规定》,要求各级党委(党组)及其组织(人事)部门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