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点网评:基层治理要多些“服务靠前”

近日,西安市莲湖区枣园街道凉皮店老板李红艳开心地说:“现在方便得很,我在街道一次性就把营业手续全办好了,工作人员还亲自送证上门,既便捷又高效,真没想到!”这是西安市创新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和为民服务的缩影。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基层治理是一个非常棘手的工作,一旦干得不好,就会遭到群众的批评诟病。近些年来,在党中央的领导下,拿出了许多“刀刃向内”改革举措,推动基层治理水平不断提质增效,取得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效。但应该看到,基层治理抓得好不好,关键在服务的思维,尤其要变“被动完成”为“主动服务”,未雨绸缪、主动出击,才能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从西安莲湖区的案例可以看出,当地服务得到认可的原因,主要还是干部放下了高高在上的架子,主动上门服务,让商家足不出户,就能办好事情。可现实生活中,有的地方口口声声喊简政放权,高高在上说要提升服务水平,可偏偏缺少换位思考,没弄明白群众需要什么、不满什么、渴望什么,导致服务供需缺位,服务的结果与理想相距甚远。

其实,服务既要有质量,还应有温度。相比之下,亲情般的温暖,更容易打动人、感染人。作为一名卖凉皮的老板,如果到政务服务大厅去办,事情也办得好,但自己就得关门,耽搁生意。现在就近办理,证件还亲自送上门,比以前方便多了,这些实实在在的便利,正是提升群众满意度的关键地方。

口说千遍,不如行动一次。基层治理提质增效,既离不开先进的理念、智能手段的辅助,但关键还得靠工作人员,转变思维保持与时俱进。群众上门办事,是“有求于人”的感觉,但工作人员上门服务,则更能体现自己的“主人翁”地位,两者之间有着明显的区别。

随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丰富多彩,也给我们党的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广大干部要真正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就必须做好“店小二”,多下基层走进群众的内心,换位了解他们的想法,服务到群众的心坎上。否则,花不了少心思,却与群众需求错位,效果并不好。

作者:曼玲

相关阅读

“红色引擎”助力基层治理

  • 百家
  • 2024-01-04
  • 13563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市社会结构、组织形态、治理需求都发生着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给基...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基层治理的三台实践

  • 百家
  • 2023-12-11
  • 23899

基层治理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基石。习近平总...

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绘就基层治理新画卷

  • 百家
  • 2023-11-28
  • 37790

“枫桥经验”是中国特色的基层治理经验,并在新时代不断丰富和发展。如今,“坚持和发展新时代‘...

贯彻新思想以调研增进基层治理

  • 百家
  • 2023-11-23
  • 30768

调查研究乃谋事之基、成事之道。贯彻新思想增进党建经济工作基层落实,必须扑下身子干实事、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