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9月9日召开会议,研究拟提请党的十九届七中全会讨论的《关于党的十九大以来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情况的报告》。会议指出,党内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和治理,基层党员干部有了更多时间和精力抓落实。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已成为各地区各部门抓作风建设的常态化工作,成为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有力抓手。

形式主义的危害大家有目共睹。干工作不求具体实效,只求让领导能看到,自己能交差,全都在表面做文章,浪费了时间、金钱、精力,却对推动发展、促民增收没有多少帮助,人民群众不满意。尽管整治了这么多年,但形式主义还非常顽强,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必须首先转变“官念”,从源头上发力。

转变眼睛向上的观念。有的干部做事带着目的性,一味地迎合上级领导口味,只对上负责,却不对下负责。凡是上级领导要看的,就千方百计干;凡是上级领导不关注的,自己也就不管,偏偏忽视了自己的初心和使命,面对群众的意见充耳不闻,遇到群众反映问题转身就走,踢皮球、打太极等等。只有真正对老百姓负责,当老百姓的“官”,才能多为群众干实事、干好事。

转变应付了事的观念。形式主义最大的特点,就在于表面上好看,实质上没效果。因而,有的形式主义表现在材料上下功夫,自以为“工作不够,痕迹来凑”;有的表现在“平时不努力,临时抱分佛脚”,还有的搞花架子,中看不中用,如此种种。只有真正对党负责,对群众上心,心态摆正了,凡事追求效果和群众的满意度,主动接受群众的监督,才能真正用心用情用劲,每件事都能干出好结果。

转变投机取巧的观念。当然,有的形式主义就是为了花最小的代价,得到最好的效果。比如,集中力量“垒大户”,把有限的资源全都用在某一个地方,作为迎接检查的亮点。这也造成有的地方“嗷嗷待哺”,同时给上级带来假象,作出错误的评价,从而影响到决策。要关注绝大多数人的想法,从最困难的地方抓起,履行好“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光荣誓言,而不是只想着自己。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只要思想上对了,行动上就不会偏离“轨道”,工作也有干劲十足。身为基层干部,就应该戒掉形式主义,在实干上多出成绩。

作者:曼玲

相关阅读

坚决向形式主义“亮剑”

  • 百家
  • 2023-12-26
  • 41027

岁末年终,各级党政军群事业单位密集开展考评考核,种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良作风卷土重来,并在...

“靶向”整治形式主义

  • 百家
  • 2023-12-25
  • 20024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在充分肯定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同时,必须清醒看到,我们的工作...

警惕干部培训中的形式主义

  • 百家
  • 2023-07-26
  • 33797

近日,陕西省吴堡县委党校被舆论推上了风口浪尖。该校在举办村(社区)党支部书记培训班期间,为学员...

从严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松绑

  • 百家
  • 2023-07-05
  • 38480

《深挖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五大根源》中也指出形式主义根源是:一、政绩观扭曲导致脱离实际胡乱作...